小心!你已步入「退休警戒區」?
當台灣仍處於長期低利時代,定存一百萬,一年利息只能拿回一萬出頭;想投資股票,又怕高風險震盪提早把老本吃光光?想要退休後開心樂活,無後顧之憂,該怎麼規劃退休金,你需要更專業的想法。...
雖然全球都因人口老化、少子化等結構性因素,面臨退休基金的破產危機,但卻有另一群人勇敢實踐著「FIRE」運動,藉此完全改變了人生樣貌!
所謂「FIRE」運動,也就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簡單來說,就是因為財務能夠獨立(不必看老闆臉色),而得以提早退休(有人甚至30歲就退休了),真正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業、或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雖然「FIRE」運動的實踐者常被視為異類(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做去退休?),但卻也常是親友羨慕又忌妒的對象(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也太爽)。
如何才能成為「FIRE」運動的實踐者?首先,你必須先問自己:提早退休的我,需要多少錢來過接下來的第二人生?(你要提早五年、十年、還是二十年退休?)
在決定是否要重新「FIRE」你的人生之前,首先需要確定:
而透過以下五大步驟,我們可以試著一步步擬定自己的「FIRE」計畫:
想提早退休,先量量自己荷包有多深!
假設自己想提早到50歲就退休,首先,你的勞退、勞保未達請領年資的話,恐怕就無法領到錢;此外,台灣勞保、勞退基金的破產危機未獲解決,屆時能否領到退休金也在未定之天。
接下來,請清點一下自己的動產(存戶儲金、投資組合現值、租賃收入、投資息收)、不動產(名下房屋地產),同時剔除負債(房貸、抵押貸款等)後,秤秤看自己有幾兩重。
請先回頭檢視一下,目前你每年支出總額約是多少?有哪些支出是在退休後可能會增加的(像旅行、醫療保健)、或減少的(像搬到消費較便宜的城鄉、或賣掉車子)?藉此先估算自己退休後的每月支出金額。值得注意的是,年歲愈大,需要的醫療準備金就愈高,這是無可逃避的現實問題。
計算手中資產價值、估算未來生活支出金額時,也必須考量到通貨膨脹會吃掉你的錢、也侵蝕你的購買力的問題。
比如你的退休基金如放在銀行做定存,定存利率1%,但通膨也是1%,那這筆資產放在銀行就等於無利可圖,如果通膨率大於定存利率,那你的資產就是與日俱減了。
由於通貨膨脹率常會超過儲蓄賬戶所提供的利率,也因此,安置退休金最好的地方會是在各種「投資組合」中,特別是依據風險承受能力,穩健又多元的投資組合為首選。
醫療保健,一向是最難估算的一筆費用,而對退休人士而言,最怕的就是這類「意外飛來的帳單」。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都需要健保、醫療險、長照險等醫療照護保險的原因。除了估算保險費用的固定支出,你也需要試自己的健康狀況,估算未來可能的醫療保健費用。這部分可以參考自己近年來的醫療費用狀況,以及政府統計單位發布的全民醫療支出情況(據統計,2017年度台灣民眾每人全年醫療保健支出平均為47,860元)*
退休後,你需要多少錢?這取決於你計劃退休後每年要提取多少錢來花用。
有些專家建議使用「4%法則」,亦即限定自己每年可自退休儲蓄金帳戶中提取4%作為當年度生活費用,以避免在不知不覺中就把退休資金耗盡。用4%作為提取率,是期望可透過一些投資收益,挹注一些資金到退休儲金中,在「左手提取、右手挹注」之下,讓退休儲金依舊活水滿滿。
你的下一步~
提早退休者,其需要籌募的資金,勢必比那些傳統60好幾才退休者要多得多。
你需要更積極的投資計畫。如果你現在年紀愈輕,期望退休的年歲愈早,就必須擬定更積極、但不失均衡、且兼顧多元配置與風險管理的投資策略。
快來算算看,您的退休準備金夠不夠?
以上文章由「保德信人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