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觀點
投資觀點
2022/07/07
全球原物料價格大漲帶動,今年能源與原物料相關基金表現相對出色,也激勵基金規模水漲船高,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5月底,國內投信發行的天然資源基金中,規模超過10億元以上的基金共4檔,其中以PGIM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規模最大,達34.04億元,今年來成長近6億元規模,其次是安聯全球油礦金趨勢基金,最新規模23.19億元,年迄今成長9.84億元,第三名為安聯全球農金趨勢基金,規模22.93億元,不過今年來規模不增反減2.24億元,第四為復華全球原物料基金,規模13.68億元。(資料來源:投信投顧公會,2022/05)
進一步分析各檔資源基金的前三大持股,規模超前的主要多以能源相關產業為最大宗布局類股,由於今年來國際油價大漲逾四成,能源相關類股股價也跟著水漲船高,值得注意的是,PGIM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第一大持有類股為石油天然氣與消費用燃料,比重超過6成,其中又能分成能源開採、能源基礎建設、煉油,以及綜合油商四大產業,而綜合油商的業務涵蓋其他三項業務,在高油價時代深具表現空間。至於規模第二的安聯全球油礦金趨勢基金,則是三大產業平均持有,能源股比重相對較低。(資料來源:各投信業者,2022/05)
全球用油需求復甦,讓能源市場供不應求,雖然OPEC+決議8月提升產油能量,然OPEC多數成員國目前的能源產出已達上限,僅有沙國與UAE仍有較大剩餘產能,再者,美歐國家也在積極推動能源業增產,但美國與全球能源商較過去全力衝刺產量的做法大不相同,特別在經歷新冠疫情後,能源商管理階層目標,不再以增產及提高獲利為優先,因此即使油價攀高,美國能源商仍維持相對保守的資本投資。(資料來源:Morgan Stanley,2022/06/06)
強勁的油價讓能源商得以擺脫沉重負債,以國際六大油商來看,目前整體負債水準已較2019年底的債務高峰下滑近三成,市場預期,未來兩年能源產業每年將持續賺進600億現金流量,並進一步提高股利發放及股票回購,而能發放高股利的大型能源商,已逐漸成為市場青睞的標的。(資料來源:Blforecast,2022/06)
能源類股經過多年的修正,即使年初至今表現一枝獨秀,但相對大盤價值面仍明顯偏低,只要油價能穩定於高位區間,則低估值將有機會創造能源股持續性的強勢表現。資料來源:Morgan Stanley,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