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觀點
投資觀點
2023/08/16
減碳相關的碳權交易已成為全球政策主流,包括台灣碳交所本週揭牌、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於10月起生效,以及國內碳權交易明年上半年將開放,在在反映出減碳議題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在淨零碳排的趨勢之下,不僅將創造新一波減碳等ESG商機,包括碳交易、碳稅、碳費、企業內部碳定價等,另外,目前被視為最具成長潛力的綠氫,預估將在2050年達到每年1兆4,000億美元規模,帶動供應鏈成長動能強勁。(資料來源:Bloomberg,2023/08/08)
政府碳關稅政策
政策 | 實施時間 | 內容 |
---|---|---|
美國「清潔競爭法」(CCA) |
2024 |
若碳含量超過基準,對超出部分徵收每公噸55美元的碳稅,並每年調升5% |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
2026 |
2023年試行,明訂出口國產品的碳含量,若超過進口國規範,進口商除須購買「碳權」,也將會面臨產品被課徵碳關稅 |
台灣「氣候變遷因應法」、碳權交易 |
2024 |
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並正式啟動碳費徵收機制 |
資料來源 : Bloomberg,保德信整理,2023/08
全球都在朝淨零碳排目標前進,各產業除了透過綠色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降低碳排,包括台灣、歐盟、美國等也因應推出碳稅、碳排總量管制、碳交易等方式。目前由政府進行碳排總量管制的地區以歐盟為代表,台灣、美國等則是採取減量信用額度制,兩者都將推升減碳商機蓬勃發展。(資料來源:保德信,2023/08)
盤點目前減碳商機龐大,且新興商機應運而生,以替代能源來看,有利於綠能如風電、太陽能、氫能發展;若從製造端分析,則有利電動車、綠色工業製造、低碳建材、綠建築等。另外,強化垃圾分類、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危險廢棄物資源化等,也成為目前當紅的新興產業。(資料來源:保德信,2023/07)
在各種再生清潔能源方面,最被看好的終極再生能源氫能的利用,除了運用範圍廣泛,氫是生成方式多元、取之不竭元素,對於減碳將帶來重大影響,尤其如能結合碳捕捉技術,將企業排碳捕捉後經由水解化學反應產生氫氣,更能達成雙重效果。(資料來源:保德信,2023/08)
再者,目前各大企業如微軟、蘋果等為了符合減碳,除了企業必須節能、產品碳足跡降低,同時也需要求供應鏈達到減碳標準,帶動上中下游產業鏈的減碳商機同步成長,而符合減碳標準之廠商更能因此擴大營運動能。(資料來源:保德信,2023/07)
看好減碳、ESG商機趨勢將有增無減,有利吸引投資者尋找綠色企業,且不論股票、債券、REITs皆有值得布局之標的,投資人不妨透過ESG多重資產基金,搭上綠金時代的投資浪潮,且看好科技業的發展,可伺機增加具有綠色競爭優勢之科技類股,掌握市場趨勢。(資料來源:保德信,2023/08)
3個月 | 6個月 | 年初以來 | 自成立日 |
---|---|---|---|
8.41% |
9.28% |
11.21% |
10.16% |
(資料來源:保德信,2023/087/31)
PGIMSITE202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