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觀點

市場快訊

2025/05/06

關稅議題和緩,外資回籠!

關稅擔憂暫緩,美股反彈,國際資金也跟著回流亞洲股市,上週除了越南遭資金淨流出之外,其他市場全數獲得外資買盤回補,其中之前遭大幅提款的台股單週獲得逾16億美元的挹注,之前弱勢、目前正透過談判扭轉頹勢的印度市場,也獲得外資回補近6億美元,其他包括南韓、馬來西亞等則分別吸金2.43億美元、1.99億美元。(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5/02)

隨著內外資回補推升,亞股上週表現也相當亮眼,台股單週大漲4.6%,居亞股漲幅之冠,第二名泰國股市彈升3.45%,另外包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市場,同期上漲逾2%,印度也收漲1.63%,反觀陸股與越南呈現小跌。(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5/02)

亞股資金流向


資料來源:Bloomberg,保德信整理,統計至2025/05/02,印度統計至2025/04/30、越南統計至2025/04/29

PGIM Jennison美國成長基金產品經理彭子芸表示,中美談判出現轉機、科技巨頭財報一掃AI疑慮、就業數據優於預期,多方好消息提振美股盤勢,其中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上週大舉反彈3.4%、S&P 500指數也強漲2.9%,雙雙收復4月2日關稅實施以來的跌幅。(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5/02)

川普重返白宮已滿100天,白宮表示成功促成超過5兆美元的美國本土投資,其中包括輝達、蘋果等公司在美國本土的投資。整體而言,4月因川普關稅政策造成市場劇烈震盪,不過單月漲跌幅多數以持平做收,顯示已部分消化風險因素,市場目前期待在第二個100天的政策可以轉變為「降關稅、降利率、降稅收」。(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5/02)

雖然關稅問題仍存在不確定性,最具指標的Meta、微軟等科技龍頭大廠最新公布的財報,不僅數據亮眼,並表示將擴大資本支出,以微軟為例,本會計年度的資本支出將達820至850億美元,雖然增速較去年放緩,但仍維持高增長率,緩解市場對AI伺服器租賃縮減的擔憂,也掃除市場對AI趨勢的憂慮,同時吸引資金回流科技股。(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5/02)

陸股方面,上週因為五一長假,僅有3個交易日,中國官方製造業PMI意外陷入萎縮49.0,其中新出口訂單更是從前月的49.0驟降至44.7,顯示關稅對中國出口商的衝擊;另一方面,非製造業PMI也下滑至4月的50.4,顯示經濟動能有所放緩,隨著提前出口的效應衰退,中國經濟再度面臨挑戰。(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5/02)

中國產品對美國銷售的金額是美國對中國的5倍,川普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多次提及,關稅是否調降取決於中國的態度。上週中國釋出可能展開關稅談判的訊號,同時傳出已制定一份豁免125%關稅的自美國進口產品的「白名單」,範圍涉及藥品、晶片和飛機引擎等領域,並要求相關企業確定需要免稅的關鍵商品,以緩解貿易戰對經濟與產業的衝擊。(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5/02)

當前的混亂情況下,關稅對陸股帶來的影響應屬中性偏負面,但考慮到中美脫鉤程度加大的背景下,陸股在評價面和籌碼面上均有優勢,因此指數跌幅應較國際股市來的有限,惟須留意短線指數震盪難以避免,但不至於回測2024年9月時的低點。(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5/02)

受到匯率影響,今日(5)加權指數開平走低,終場指數收在20532.99點,下跌254.65點,跌幅-1.23%,成交量3875.45億元。近期弱勢美元明顯影響台股表現,主要因為台灣產業以外銷出口為主,雖然企業端多有採避險措施,然當匯市快速波動,對於AI相關為主的IC設計、晶圓代工、電子零組件,以及消費電子等仍會帶來利潤率的影響,除了科技股外,壽險為主的金融族群也會受到資產匯損所帶來的衝擊。(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5/05)

不過,雖然匯市快速變化對於外銷產業有衝擊,但隨著外資買盤湧入,例如今日外資續買台股244.63億元,加上財報法說影響逐漸淡化,對於盤勢仍有幫助,而本週重頭戲在於美國最快可望於5月7日公布晶片關稅,若後續公布影響性有限,將有助於帶動台股投資信心回籠。(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5/05)

主計處公布第一季GDP預估為5.37%,創過去四季以來高點,進一步分析,內需是驅動GDP的主要動能,主要受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及企業大幅擴增投資的推動,外需方面則隨AI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高階資通產品供應瓶頸逐漸排除,加上客戶因應美國關稅措施提前備貨,使第一季按美元計價商品出口達1296億美元,創歷年單季新高。(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5/05)

看好台股技術線型轉強,若成交量能持續站穩3500億元,且融資餘額持續健康水位,指數有望逐步往季線邁進,然因外部不確定因素仍存,包括匯市、關稅細節等,布局應以流動性佳中大型權值股為主,並輔以技術面轉強且有題材之個股。(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5/05)

PGIMSITE20250510

推薦基金


下一篇 下一篇

立即交易

線上預約開戶

基金淨值

訂閱電子報

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