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觀點
投資觀點
2022/09/07
儘管全球在上半年經歷因經濟信心薄弱所引發的股市震盪,然而醫療產業第二季企業獲利仍在面臨環境挑戰下持續獲利,最近研究報告顯示截至8/11,近9成已公布的醫療企業財報中,即高達79%的企業獲利優於市場預期;此外美國8月通膨數據呈現回弱也使市場信心逐步回穩,驅使具科技創新潛力的生技類股在資金重返企業基本面的態勢之下,迎來自6月中低點以來上漲26.8%的強勢表現。
隨著上半年股價修正,企業價值能見度提升使企業併購動能逐步活絡,數據顯示近期中小型生技公司併購案件溢價幅度已達100-122%,受惠於生技產業長期投資價值浮現,我們將持續看好未來生技類股的成長潛力。
在製藥次產業方面,儘管受到強勢美元影響,使高達50-60%營收來自於海外的美國製藥企業獲利受到壓縮,然而預期止升緩降的通膨現象將和緩Fed貨幣緊縮步伐,美元避險情緒將可望獲利緩解。
再者,近年新藥核准件數提升,具龐大市場需求的重磅新藥如阿茲海默症、糖尿病與肥胖症藥物等治療藥物仍受市場關注,預期陸續上市的重磅新藥將為企業獲利潛力提供支撐,而隨著全球逐步疫情和緩,非疫情相關藥物審核亦將重新受到FDA重視,以加速新藥核准進度。
就選股策略而言,我們持續關注受惠於疫情期間的遞延需求進而帶動企業獲利的醫療服務次產業,同時看好結合高科技研發題材的生技、製藥與健護器材同時保有醫療類股的防禦特性與高端科技產業的高獲利優勢;在次產業比重方面,基金投組策略將著重生技類股布局並側重製藥類股,目前總持股比重約94%。
基金操作策略
目前整體投資組合較為集中,前十大持股總占比約為47.5%,投資主軸仍為具創新技術,產品差異化大,以及高度競爭力的企業為主。相對於6月底的次產業布局策略,減持大型製藥產業(-2.50%)及生物科技(-0.31%) ,增持醫療設備與用品(+0.79%)及醫療服務產業(+0.94%)。
平衡布局主要醫療次產業,選股邏輯則以具創新能力及技術平台的製藥、生技、醫療器材和醫療服務業。此外,我們特別看好近期生技與製藥次產業的潛力機會,基金投組策略將著重生技類股布局並側重製藥類股,目前總持股比重約94%。
投資建議
1.攻守自如,醫療產業同時結合防禦特性與創新高科技:預期結合防禦特性與高端科技優勢的生技、製藥與健護器材未來表現潛力將持續強勁,而疫情期間產生的遞延醫療需求亦將提升醫療服務次產業的獲利能見度。
2.溢價併購、重磅新藥陸續上市將激勵股價動能:近期包括輝瑞藥廠、必治妥藥廠等企業積極溢價併購、以及多件新藥案件將陸續完成審核,預期隨重磅新藥陸續上市,將為企業獲利提供有力支撐,進而激勵股價表現。
3.產業獲利持續揚升,為未來股價提供成長動能:醫療產業在結合新醫藥技術和人工智慧等科技的趨勢下,不斷降低研發成本以擴大新藥開發,使產業獲利持續揚升;近期公布醫療企業財報中高達79%的企業獲利優於市場預期,顯示醫療產業深具投資機會。
PGIMSITE20220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