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觀點

每月基金評論

2023/01/18

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評論

市場回顧與展望

儘管美國12月CPI年增率較前值7.1%再次滑落至6.5%,為市場提供正向氛圍加持,然而12月服務業PMI指數自前值56.5大幅跌落至49.6,不僅創2020年5月以來最低,亦終結連續30個月處於擴張區間紀錄,加上10Y/3M美國長短債券殖利率持續呈現倒掛,使經濟衰退疑慮揮之不去。

隨市場對於美國經濟衰退與企業獲利力下滑擔憂未解,有鑑於醫療產業將有機會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展現追漲抗跌的強勁防禦力,因此在過去一個月中,醫療產業成為S&P500企業中資金主要淨流入產業;因此我們建議投資人持續增持醫療產業投資比重,以提升整體資產配置在未來面臨經濟逆風的防禦能力。

(圖表)左:醫療產業為S&P500資金流入最多的產業;右:醫療產業併購整合活動將為股價動能
資料來源:左圖-Goldman Sachs Global Investment Research, FactSet,2022/12,保德信投信整理; 右圖-BofA, 2023/1/4,保德信投信整理。
注意:本資料所示之指數係為說明或舉例之目的,並非推薦投資,且未必為保德信投信所管理基金之對比指數或持有之部位。債券殖利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亦不代表基金配息率,且目前殖利率不代表未來殖利率;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

就次產業部份,我們持續看好中、小型生技企業未來的獲利空間,並特別留意近期包括阿茲海默症、肥胖症、癌症,以及各項罕見疾病等的新藥研發;此外,在FDA新藥核可方面,我們認為在過去3年新藥研發進度受疫情影響的延遲狀況,已隨各國進入群體免疫後而逐漸恢復正常,並預期今年核可的新藥件數將明顯增加。

醫療器材方面,慢性病管理需求隨生活品質提升而快速攀升,高端健護管理儀器市場持續擴大,例如糖尿病照護器材市場將於2030年前以15.2%的年均速擴張,因此我們在選股上將以具產業領導地位與資金流較為充裕的大型龍頭股為主。

就醫療服務方面,特別看好受惠於政府醫療保險計畫,取得主要市占的龍頭醫療服務業,主要原因為其龍頭產業不僅具產業防禦價值,同時獲利亦可隨參與政府醫療計畫人數持續上升而提升持續性收入。整體而言,隨市場對於美國經濟衰退風險未解,醫療產業將有機會在經濟動盪的環境中,展現追漲抗跌的強勁防禦力,故建議持續增持醫療產業比重以提升投資勝率。

基金操作策略

  • 目前整體投資組合較為集中,前十大持股總占比約為46.14%,投資主軸仍為具創新技術,產品差異化大,以及高度競爭力的企業為主。相對於11月底的次產業布局策略,目前增持醫療設備與用品(+2.66%),並減持醫療服務產業(-2.78%)、大型製藥產業(-1.55%)與生技類股(-1.15%)。
     
  • 平衡布局主要醫療次產業,選股邏輯則以具創新能力及技術平台的生技、製藥、醫療器材和醫療服務業。此外,我們特別看好整體醫療產業的購併題材與近期生技次產業的潛力機會,目前總持股比重為91.49%。

投資建議

  1. 攻守自如,醫療產業同時結合防禦特性與創新高科技:預期結合防禦特性與高端科技優勢的生技、製藥與健護器材未來表現潛力將持續強勁,而疫情期間產生的遞延醫療需求亦將提升醫療服務次產業的獲利能見度。
     
  2. 溢價併購、重磅新藥陸續上市將激勵股價動能:大型製藥與生技公司潛在併購資金充裕,推升近期併購活動明顯升溫,加上多件新藥案件將陸續完成審核,預期隨重磅新藥陸續上市,將為企業獲利提供有力支撐,進而激勵股價表現。
     
  3. 產業獲利持續揚升,為未來股價提供成長動能:醫療產業在結合新醫藥技術和人工智慧等科技的趨勢下,不斷降低研發成本以擴大新藥開發,使產業獲利持續揚升。

PGIMSITE202301105


上一篇 上一篇 下一篇 下一篇

立即交易

線上預約開戶

基金淨值

訂閱電子報

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