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觀點
投資觀點
2024/09/23
9月初的「魔羯」颱風夾帶狂風暴雨重創中國海南島和東南亞地區,8月的「珊珊」颱風讓從不放颱風假的日本九州放起颱風假。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加劇,科學家預測最快5年內,地球升溫將突破1.5度C防火線,聯合國指出全球暖化時代已結束,目前必須面對「全球沸騰」時代,乾旱、洪水、熱浪、森林火災事件將有所增加。根據調查,每年極端事件造成的損失有1,430億美元歸因於氣候變遷,若氣候變遷更加嚴峻,經濟損失恐更加龐大。
各國訂出的減碳目標緩不濟急,然而透過AI的強大計算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夠更快速且更準確地預測氣候變化的趨勢和影響,從而提前制定應對策略,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
資料來源:Nvidia,2024/07
今年AI龍頭輝達推出用於氣候科技的突破性生成式AI平台「Earth-2」,可以精準預測天氣的巨大變化,透過物理模擬、AI觀測數據,以連續性預測地球氣候變遷,以避免天災發生。
Earth-2採用的是新型的生成式AI模型「CoreDiff」,它蒐集了全球各種氣候模擬和地理空間資料,運用人工智慧與高解析度的互動模擬來加速氣候和天氣預測工作。生成出來的圖像解析度比當前既有的天氣預報模型高出12.5倍,分析速度提高1,000倍,能源效率提高3,000倍,讓天氣預測更有效率,預報更加準確。
一般而言,目前全球天氣預報的衛星圖像解析度約25公里,相當於可以預報25公里範圍內的天氣狀況,透過CoreDiff模型所產出的圖像解析度可以進一步提升至2公里,代表進化到以2公里為範圍進行預報,解析度變得更精細,可以增加天氣預報的準確率。
確預測台灣天氣變化,特別是在颱風路徑和登陸位置的應用;另一方面,由於AI模型運算速度較快,當颱風來臨時,可以及早提供精準的預測資料給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等機構,必要時可以盡早進行疏散,將人員傷亡或經濟損失降至最低。氣象署表示,雖然氣象署的超級電腦也可以將解析度25公里的資料進一步提升至2公里,但需要3~4小時的時間,然而透過AI只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顯見透過AI模型的輔助,除了可以提升天氣預測的準確性之外,亦可以縮減分析時間,增強預測效率。
資料來源:Nvidia,2024/07;CSR@天下,2024/02/21;今周刊,2024/06。注意:本資料所示之指數或個股係為說明或舉例之目的,並非推薦投資,且未必為保德信投信所管理基金之對比指數或所持有之部位。投資人申購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
隨著生成式AI的技術進一步發展,效能將更加提升,讓AI能夠分析更大量的數據,提供更長期的天氣預測,幫助我們提前應對極端氣候事件,例如歐盟執委會6月份啟動的目標地球系統DestinE(Dnation Earth),就是一套預測氣候變遷的情境模型,可以模擬自然現象和人類活動之間的相互作用,有效的應對氣候變造成的天災,甚至可以進一步應用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管理水資源、推動再生能源,甚至用來調整歐盟政策的制定。
此外,圖片解析度和分析速度進一步提升,可以使得區域性天氣預測更加精細,甚至可以精確到街區或特定地點,提供更具體的預測,例如可以在露天運動賽事、演唱會等舉行期間派上用場,也或許以後北北基桃政府就不用等到晚上8點才宣布是否停班停課了。
資料來源:中小企業綠色環保資訊網,2024/07;Talkace,2024/06。
PGIMSITE20240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