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觀點
投資觀點
2025/07/22
美股創高,投資情緒持續樂觀,外資對亞股明顯呈現買多賣少,上週外資買超主要聚焦東北亞台韓雙雄,其中台股獲得超過22億美元買盤回補,不僅為外資買超第一的亞洲股市,更讓今年來資金動能由黑翻紅,轉為買超2.73億美元,南韓股市則獲得逾5億美元資金挹注,至於表現較為失色的為印度股市,上週遭賣超5.67億美元。(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7/18)
從亞股漲跌幅來看,亞股同樣漲多跌少,上週表現最為亮眼的是泰國股市,在內外資挹注之下強彈7.62%,第二名為印尼股市3.75%,台股同期漲幅2.78%緊跟其後,且在上週大漲帶動之下,同步扭轉年迄今原為負報酬表現,轉為上漲1.51%,另外包括越南、陸股也都呈現上漲態勢。(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7/18)
資料來源:Bloomberg,保德信整理,統計至2025/07/18,印度統計至2025/07/17
保德信全球藍籌ETF(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009810)經理人黃相慈表示,美國6月零售優於預期,激勵那斯達克指數上週再改寫歷史新高,根據最新公布6月零售銷售數據月增幅優於預期並上升至0.6%,年增幅則上升至3.9%,反映消費動能仍強勁,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同步創下近5個月新高至61.8。至於從通膨數據來看,美國6月CPI年增率高於前值2.4%至2.7%,並創今年2月以來新高,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與能源價格核心CPI,年增率則從前月2.8%升至2.9%,讓消費者預期未來一年物價年增率為4.4%。(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7/18)
市場目前期待聯準會降息,不過從聯準會褐皮書報告顯示,企業預期成本壓力在未來幾個月將持續升高,可能導致消費者物價在夏末之前加速上漲,儘管整體經濟活動皆受到影響,但就業市場仍穩健,削弱聯準會在短期內再度降息的條件,使市場對於9月是否降息的預期趨於保守。目前芝加哥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期未來4次的FOMC會議中,將在9月與12月各有1碼降息空間,年底利率上限4.00%,與聯準會的利率預期一致,而市場預期2026年共3碼的降息空間,則大幅高於聯準會預估1碼的降息幅度。(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7/18)
至於歐洲方面,歐元區6月通膨年增幅較5月1.9%微幅上升至2%,符合預期並穩於央行2%區間範圍內,若扣除能源、食品、煙酒等,歐元區6月核心通膨率為2.3%,歐洲央行將於本週進行利率決議,市場預期再融資利率將維持不變至2.15%,年底前有1碼的降息空間。(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7/18)
中國市場方面,PGIM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陳舜津指出,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第2季GDP年增率達5.3%,增幅不僅超出預期值5.1%,亦反映中國經濟在面臨貿易戰陰霾下,仍展現強勁韌性,市場認為主要經濟動能來自於大型基礎設施投資持續發力,以及出口市場穩定擴張,儘管歐盟自去年10月起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但中國汽車在歐盟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顯示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成效顯著,此外,中國今年上半年貨貿進出口總值亦創歷史同期新高,皆強化全年實現5%左右的經濟成長條件。(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7/18)
在生產動能方面,中國工業生產年增率6%,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年增幅達9.7%,明顯優於整體工業成長速度,數據反映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已有實質進展,並加速向全球高端價值鏈邁進;市場也樂觀看待,隨著新興市場需求擴張與中國國內消費升級,有利於持續支撐中國經濟穩健發展。(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7/18)
台股昨(21)日指數終場小跌42.57點,跌幅-0.18%,收在23340.56點。PGIM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杜欣霈表示,晶圓代工龍頭大廠預期在AI、高效能運算(HPC)等強勁需求帶動下,2025年美元計價營收將成長約30%,並強調儘管潛在的關稅政策影響尚未消除,尤其在消費性與價格敏感的終端市場仍存在著不確定性與風險,但在AI模型運用滲透日益擴大的帶動,計算需求將持續拉抬市場對先進晶片的需求。(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7/21)
此外,美國政府有望允許輝達恢復對中國市場銷售H20 GPU,政策轉折將有助帶動當地AI與雲端業者的需求回補,預期H20將重新成為中國高階AI晶片主力,帶動高頻寬記憶體(HBM)需求同步增加,市場預期H20出口解禁後,當地雲端服務供應商(CSP)、代工生產(OEM)等終端客戶將盡量累積庫存,本土AI供應商和生態系則會在政府扶持下同步快速發展,亦有利於台廠相關供應鏈股價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7/21)
整體而言,台股持續受惠於晶圓龍頭大廠法說釋出樂觀展望,加上輝達股價持續創高,提振整體投資情緒多方士氣,隨著電子股財報法說自7月中旬開始進入高峰,營運展望與匯率對獲利的影響將成為盤面焦點,台股布局建議選股不選市,不妨以雲端AI、晶圓代工2奈米供應鏈、記憶體、邊緣運算、光通訊、低軌衛星、機器人、摺疊手機等為主。(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07/21)
PGIMSITE20250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