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觀點

市場快訊

2025/08/01

【市場評論】川普要求降藥價,製藥產業如何看?

川普在其社群平台發布信函,向17家國際製藥巨頭(如輝瑞、嬌生、禮來、AZ、Novartis等)要求在60天內提交承諾,將美國藥價調降至最惠國價格水平,否則「將使用所有工具」強制介入,包括可能採取貿易手段、關稅等,因此相關藥廠股價下跌。

評析一、要求利潤回流美國,最惠國藥價政策衝擊藥廠獲利

川普於5月時簽署行政命令,內容為有關美國政府擬採取「最惠國藥價政策」 (Most Favored Nation, MFN),這政策主張將美國處方藥價格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的最低藥價掛鉤。這次對企業有四大要求,包括現有藥品須立即向所有Medicaid(醫療補助)患者提供MFN價格、新上市藥品則不允許對其他國家提供低於美國的價格等;另外,藥廠若利用貿易政策促使美國價格上升,必須將新增利潤回流美國市場以支持降價。

市場衝擊方面,台灣時間今晨宣布後,多家大型藥股價普遍下跌2-3%。業界分析若廣泛實施最惠國藥價,藥廠的利潤預期將被壓縮,預期淨利可能面臨減少約10%的壓力。不過,早在5月藥價政策宣布時,多家藥廠的股價走勢已適度反映此一影響。

評析二、實際實行有難度,法令是否通過仍有待觀察

川普前一次提出此政策時即遭法院阻擋,現行行政命令仍未獲國會支持,需要經過法規制定與可能的司法審查。整體來說,此一方案實施難度高,主要由於美國醫療體系複雜,藥價制定需多方協商,包括藥廠,中間商,以及醫療保險公司等等,難以取得共識。另一方面,國外藥價透明度不高,要取得參考藥價也有難度。

我們認為,若全面實施價格控管,未來創新研發動能可能受阻,進而降低藥廠研發意願。不過,目前此一政策僅適用於美國藥品通路中的Medicaid,而Medicaid佔美國整體處方藥通路銷售值僅10%,而非全面涵蓋所有市場,故評估整體影響有限。

評析三、擴大美國產能,透過供應鏈重組以維持營運韌性

從供應鏈重整角度來看,為應對地緣政策風險,部分公司可能考慮將製造基地回遷或重構全球供應鏈結構,以維持定價彈性與營運韌性。

各家藥廠亦紛紛響應川普美國優先政策,像是AZ藥廠於七月中宣布,2030年前將於美國投資500億美元,以擴大美國的生產和研發能量,成為川普開徵藥品關稅以前,最新一家承諾擴大美國產能的歐洲藥廠。其他歐洲藥廠也競相拉高投資額,瑞士諾華藥廠宣布計劃以230億美元投資美國基礎建設、以及法國賽諾菲宣布2030年前至少投資200億美元等。


資料來源:(左圖)Bloomberg;(右圖)FactSet, 2025/07/25,保德信整理,2025/08/01。

【投資策略建議】

  • 股價已反映對醫療產業的影響:考量Medicaid目前佔整體處方藥市場市佔僅10%,即便美國實施最惠國藥價,對藥廠及生技公司影響有限,而且目前從法令規範及實務面上,最惠國藥價政策實行上難度偏高。醫療產業股價在5月份已受到類似訊息影響,股價出現很大的修正,應該已經反映對醫療產業負面預期及可能的影響。
     
  • 成長趨勢不變,此時可逢低加碼:7/31面對的是同樣議題,股價再度下跌(左上圖),亦使得MSCI全球醫療指數自去年11月川普勝選以來已修正近一成。以投資觀點來看,我們認為醫療產業中長期成長趨勢不變,根據FactSet預估(右上圖),今年醫療類股的盈餘成長率將有12.4%的成長,明顯優於整體美股的9.6%,因此,此時股價下跌應為逢低加碼時機,中長期將有不錯的投資效益。

以上資料來源:Bloomberg,保德信整理,2025/08/01。注意:本資料所示之指數或個股係為說明或舉例之目的,並非推薦投資,且未必為保德信投信所管理基金之對比指數及或持有之部位。投資人申購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

PGIMSITE20250803

推薦基金


上一篇 上一篇 下一篇 下一篇

立即交易

線上預約開戶

基金淨值

訂閱電子報

行事曆